通常,丙烯酸酯压敏胶可以通过调节单体种类和用量来控制其粘合性,但有时为了拓宽其应用性能,例如增加压敏胶表面的润湿性,提高对低表面能被着体的粘着力,就需要在基体树脂中加入增粘树脂来改善压敏胶与被粘物的界面结合力。
丙烯酸共聚物的极性较强,与多数增粘树脂的相容性较差,因此研究增粘树脂与基体树脂的相容性就很重要。压敏胶随增粘树脂的加入,会出现一个粘着力的最大值,而如果再增加增粘树脂的量,粘着力会急剧下降。实际上就是增粘树脂的量超过极限浓度以后,发生了相分离,破坏了压敏胶的结构。所以树脂的相容性差会对压敏胶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从Tg考察相容性,如果共混物是均一体系,则出现一个Tg,反之会呈现出它们各自Tg的现象。例如苯乙烯树脂共混的压敏胶,苯乙烯含量低于30%时,体系完全相容,超过30%浓度则不相容;萜烯树脂系压敏胶,树脂含量在50%时体系互溶,在70%浓度时出现两个Tg点。
因此选择与基体树脂相容的增粘树脂以及控制增粘树脂的添加量是提高上述粘着力的关键因素。